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益阳答卷


曹   鸾

为引导社会组织积极投身乡村振兴,湖南省益阳市民政局多方调研走访,厘清工作思路,探索出社会组织助力经济发展“三结对”、助力乡风文明“三进村”、助力乡村治理“三到位”的“三三制”工作法,谱写了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振兴的益阳答卷。

社会组织助力经济发展“三结对”

推动市本级社会组织与特色产业村结对。乡村要振兴,离不开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益阳市专家联合会联合益阳市胚芽米及功能食品开发技术研究所深入农村,对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组织了一支涵盖胚胎胚芽、粮食加工、健康食品生产、小分子水、酵素、种植养殖等技术的专家团队进村指导工作,助推村集体经济发展;益阳市树德青少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积极链接资源,为桃江县三堂街镇王母村农户免费提供近30万元的黑皮鸡枞菌菌种,并积极给予技术支持,搭建销售渠道,有力助推该村发展“林下经济”。目前,已有79家市本级社会组织与111个村结为帮扶对子。

鼓励市本级社会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结对。益阳市通过开展社会组织结对子活动,激发社区社会组织活力。益阳市萤火虫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长期派驻社工协助联系点资阳区沙头镇各社区社会组织开展活动,并引导社区社会组织持续健康发展;益阳市蓝天应急救援服务中心、市电力行业协会着力为全市各乡村振兴重点村培养应急救援、电力技术人员,引导各村社区服务类组织的成长。通过结对子活动,全市500余个村的社区社会组织焕发活力,融入乡村振兴工作。

倡导市本级社会组织与困难群众结对。为切实提升农民收入,益阳市民政局号召市本级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其中,益阳市保险行业协会与南县中鱼口镇白吟浪村几名特困学生及桃江县三堂街镇王母村10余户特困群众结对帮扶;益阳市青年企业家协会在益商号特产馆为安化县清塘铺镇久泽坪村、苏溪村的黄精、卜豆角、卜辣椒、沙参等农产品提供展位,并与两村村委签订年销售300万元的购销合同,促进农民增收。而今,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的活动已覆盖全市近200个村。

社会组织助力乡风文明“三进村”

社会组织带文化活动进村。在桃江县修山镇洪山村,益阳市鑫星志愿者协会联系的志愿者教师团队在桃江修山小学每周开展爱心支教活动,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爱心课程和学习用品;益阳市排舞协会、市广场舞协会组织骨干力量来到全市大部分乡镇,教当地群众跳舞,吸引了许多农村男女老少参加,不仅锻炼了身体,更丰富了精神文化生活。目前,益阳市30余家市本级社会组织的文化进村活动,影响了上万农村群众,进一步推动了乡风文明建设。

社会组织带健康科普进村。为解决农村独居老人就医难问题,益阳市仁爱志愿者协会在樊家庙村设立“医生小屋”,让村里老人“小病不出村,看病少跑腿”;益阳市中医药协会、市健康协会等积极打通健康科普“最后一公里”,将健康科普宣传送到村民家门口,将义诊摊子摆到村民服务中心,为农村群众答疑解惑;更多的卫生健康类社会组织正在建设“医生小屋”,将爱心义诊的覆盖面扩大到广大农村。

社会组织带人文关怀进村。益阳市关爱儿童协会联合市玉和兰亭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持续开展为农村留守儿童送“五防”教育、送未保知识、送倾情关爱活动;安化县益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走访部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完成5间“宝贝小屋”项目建设活动,为他们改善居住和学习环境。目前,益阳市13家本级社会组织与市民政局形成初步共识,在全市建设更多“宝贝小屋”“阅读小屋”。据统计,益阳市已有近200家社会组织为农村独居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送去关爱,惠及10万余名农村群众。

社会组织助力乡村治理“三到位”

农村法制宣传到位。近年来,农村成为养老、电信诈骗的高发地,益阳市女检察官协会、市律师协会的志愿者深入南县厂窖镇祥和村、大通湖区千山红镇大莲湖村等地,为农村群众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在资江河沿线乡镇,益阳市反电鱼志愿者协会积极开展禁渔政策宣传,大大减少了资江河流域的电鱼现象。开展法制宣传以来,数十家市本级社会组织在未成年人保护、留守老人权益维护、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矛盾调解到位。益阳市东部新区志愿者协会主动与赫山区沧水铺镇派出所、沧水铺人民法庭对接,充分发挥志愿者深入邻里的优势,参与沧水铺镇居民矛盾调解,基本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安化县龙塘镇茶香花海社区是湖南省第二大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人口结构复杂,邻里矛盾纠纷不断,社区志愿者主动参与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为社区易地搬迁的“后半篇文章”润色添彩。该社区先后获得全国美丽搬迁安置区、益阳市卫生村等荣誉。

农村新风推广到位。农村生态宜居离不开环保知识宣传,益阳市环境保护协会将环保公益宣传的舞台延伸到了农村。资阳区沙头镇殡改工作推动慢,“金刚师协会”“孝歌协会”等社区社会组织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为全镇殡改工作分忧解难。目前,益阳市本级有30余家社会组织深入农村开展垃圾分类、塑料污染防治等知识宣讲活动。

益阳市民政局局长张晓说:“我们将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项目库,动员更多社会组织形成合力,服务于农村产业、农民增收、乡村治理和农村生态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江西省赣州市民政局驻村工作队 让党的二十大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


梅自强

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江西省赣州市民政局驻兴国县埠头乡垓上村工作队用好用活各类活动契机和宣讲载体,全力以赴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把握重点  学深悟透

在全面领会上下功夫

真学是真懂、真信、真用的前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深刻论述和全面部署,为走好新时代乡村振兴之路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只有系统宣讲、深入学习,才能完整准确全面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此,赣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华晓斌两度深入定点帮扶村,召开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会,引导乡村干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协助村支书讲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专题党课,组织在村党员认真研读报告原文,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动“五大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夯实粮食安全等方面的重点内容,并密切联系实际,推动学习成果转化。

关注盲点  提质扩面

在延伸宣讲上做文章

青少年、农民群众作为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的“盲点”群体,直接影响宣讲效果和深度。对此,驻村工作队深入群众、靠前服务,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全覆盖、无盲点、再提质。

在乡村“复兴少年宫”理论讲堂上,驻村工作队队员带领垓上小学65名学生观看大型电视专题片《领航》,生动讲解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激励同学们增强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在农家小院,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志愿服务活动,与村民围坐一堂,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用老百姓听得懂、听得进的话语传递党的二十大精神内涵,畅聊村容村貌的变化,勾勒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图景,坚定群众增收致富的信心,让党的二十大精神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

聚焦难点  真信笃行

在增强实效上开新局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驻村工作队坚持带领党员干部在学以致用上下功夫,在学习中把工作职责摆进去、把村情实际摆进去,切实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解决难题。

在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过程中,驻村工作队与党员干部压实责任、成立专班,入户化解矛盾纠纷、争取群众支持30余次,集中攻克土地征收、铁皮棚拆除、“小矮房”整治等重点难点工作,持续整治人居环境、提升乡村“颜值”,有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解决全村850余名老年人的养老难题,补齐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驻村工作队争取帮扶资金61万元,推动村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项目落实落地,稳稳托起全村老年人幸福“夕阳红”,以实干实绩实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安徽省黄山市 激发社会组织活力 激活社会治理动能


曾新文   吴元哲

近年来,安徽省黄山市坚持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从价值认同服务、行业领域服务、生活技能服务、公益活动服务、文体活动服务、专业调处服务六个方向发力,积极探索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路径和实现机制,打造具有时代特征、黄山特色的社会组织参与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全市1383家登记社会组织、3402家登记和备案社区社会组织成为群众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的重要载体。 

在价值认同服务中明方向。黄山市民政局联合市委组织部、政法委制定出台《强化党建引领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指导意见》,引导社会组织坚持党建引领,在推动科学决策、完善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实现公民自治中积极发挥作用。全市建成的7个区县级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社会组织孵化基地)着力破解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缺阵地、开展服务缺平台、各方资源难整合等问题,打造了市山越应急救援中心“党建引领,公益先行”、市爱心365公益协会“党旗下的黄马甲 志愿活动暖万家”以及“更生护航”社区矫正服务、“状元好儿郎”儿童服务、“爱心送进光荣门——情暖老兵”优抚服务等一批品牌公益服务项目。

在行业领域服务中聚合力。黄山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发挥行业协会商会作用的政策性文件,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参与行业管理、制定行业标准、反映行业诉求、服务行业主体,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组织开展“我为黄山发展作贡献”专项行动,推动行业协会商会主动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助力“双招双引”。近三年,全市行业协会商会收集整理建议200余条,帮助企业解决困难或问题150余个,解决行业矛盾纠纷32次,减免困难企业会费72万元,帮助引进项目40余个,协议投资100多亿元。

在公益活动服务中促共济。黄山市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充分发挥专业优势,通过摸排走访,有针对性地开展空巢老人探访、失独家庭关爱、矫正人员帮教、困境儿童帮扶等专业服务。各相关社会组织积极组织开展健康义诊、心理咨询、爱心帮扶、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三年来累计开展活动4000多场次,捐款捐物1000余万元。黄山市民政局组织开展“百社进百村”助力乡村振兴行动,100多家社会组织与71个脱贫村结对帮扶,带动全市脱贫村综合产值收入7800余万元,受益群众达1.5万余人。全市300余家社会组织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累计捐款捐物达400余万元,彰显了社会组织责任担当。

在生活技能服务中解民忧。黄山市各行业协会、民办医疗机构、民办教育机构、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结合各自实际,积极为社区(村)居民提供老年送餐及日间照料、残障人群服务、儿童托管、青少年教育、家电水管维修、养生知识科普等生活技能提升服务。如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组织动员会员企业积极投入社区老年餐厅建设服务活动,参与“新徽菜、名徽厨”暖民心行动,培训认定餐饮烹饪人才2000余人次。 

在文体活动服务中予民乐。黄山市各类文艺团体发挥自身特长,送戏曲、送文化进社区(村),举办书画展、文艺晚会、体育竞赛等活动,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多层次、多元化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三年,黄山市累计开展活动达1000余场次,受益群众达12.5万余人次。   

在专业调处服务中纾民困。黄山市各司法类社会团体和社工机构等社会组织走进社区(村)开展普法宣传,参与家庭危机干预、社区公共事务协商、拆迁安置等专业调处,与社区(村)综合治理、文明创建等工作形成互补。如黄山市律师行业党委组织所属13家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和市律师协会集中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答疑解惑,调解矛盾,受到社区居民群众好评。

图片



? 2月7日,全国蓝天救援队指挥中心启动国际救援响应预案,组建首批50名队员组成的先遣队前往土耳其参与地震救援。江苏淮安蓝天救援队选派5名精干队员随队出发,参加救援行动。

据悉,在淮安市民政局的指导下,淮安蓝天救援队积极参与紧急救援、疫情防控消杀、应急知识宣讲和应急演习等200余次,出动队员1000余人次,有着丰富的救灾救援实践经验。

王伟华 蓝 援 摄影报道

(图片)志愿服务助春耕



?眼下正值早春农忙时节,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大杨镇十张村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走进田间地头,帮助农民春耕生产。图为2月7日,党员志愿者帮助果蔬种植基地种植户修剪葡萄枝。

葛传红  李  远 摄影报道

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 “三位一体”加快社会工作队伍建设


姚晓杰

近年来,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坚持社会工作人才专业化、职业化、本土化的培育理念,重支持、强培育、拓空间,探索创新社会工作人才培育“三位一体”模式,着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截至目前,全区持证社工2877人。其中,国家级社会工作督导1人、省级社区工作领军人才3人、市级南太湖社会工作领军人才64人。

“三支撑”完善社工人才保障机制

组织支撑明方向。南浔区建立了由区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统一领导,区委人才办、区民政局、区社会工作协会、专家智库联席指导委员会组成的社会工作体系,并将年度新增持证社工人数纳入区对各镇“平安南浔”建设考核以及党政领导班子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综合考评内容。成立了“五社工作室”,聘请一批专家顾问,持续加强工作指导。

制度支撑强保障。南浔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调整社区专职工作者职称补贴标准的通知》《南浔区专职社区工作者薪酬待遇实施办法》《关于鼓励参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工作的通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奖励和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经费补贴实施方案》《关于增加省市级社区和社会工作领军人才职称补贴的通知》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和举措,为社工人才培育提供政策保障。

待遇支撑拴人心。南浔区出台奖励政策,报名参加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的考生,由所在单位报销教材费、培训费、考试报名费等;考试通过人员,由区财政安排人才专项资金,按考试级别分别给予5000元、3000元和1500元奖励(晋级实施补差)。同时,逐年提高社区专职工作者和社工机构专职社工的职称补贴待遇,中级每月增加500元、初级每月增加300元;被确定为省、市社区和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的社区专职工作者,职称补贴每月分别增加600元和300元。

“三步走”强化社工人才培育

坚持扩面增量。南浔区有效发挥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在人才培养选拔中的杠杆作用,广泛发动和鼓励公安、司法、教师以及工青妇等社会工作相关领域从业人员报考;注重组织“线上+线下”“提升+冲刺”考前培训,聘请专业教师现场授课,保证考试通过率,2022年全区报考通过人数达585人。同时探索建立实训基地和实务实践平台,每年委托区社工协会对一线社会工作人才开展继续教育,持续提升社工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坚持提质强能。南浔区以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培养为重点,积极落实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经费补贴,鼓励领军人才参加社会工作学历提升教育、实务技能培训等;已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和社会工作师资格人员,被聘任为相应职务的,享受职称津贴;同时享受被优先推荐参加省、市社区工作领军人才和南太湖社会工作领军人才的遴选,2022年推荐20名持证优秀社会工作者,参加市南太湖社会工作领军人才遴选,最终入选16名。

坚持典型引领。南浔区以社会工作文化为载体,开展先进评比,树立典型、扩大影响;组织开展“国际社工日”主题宣传、社会工作行业发展论坛、“最美社工”评选等系列活动,对评出的“十大最美社区志愿服务者”“十大最美社工”进行表彰,并通过电视、报纸、自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社工先进典型人物引领效应,大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社工人才发展的浓厚氛围。

“三部曲”拓展社工人才发展空间

鼓励机构“广纳良才”。南浔区通过政府购买社会工作专业服务项目的方式,投入资金700余万元,大力扶持社工服务机构,对获评4A、5A级社会组织的机构分别一次性奖励5万元、10万元。同时,大力宣传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新政,鼓励社工服务机构引进人才,对进入南浔区社工服务机构工作的大学生,提供住房、生活、就业等方面的资金补助和政策支持,为社会组织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

扶持项目“创先争优”。南浔区以项目实践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导向,通过公益创投项目实施评比,对社工服务机构在能力建设、心理调适和建立社会关系等方面给予支持,重点扶持引导性、示范性、创新性的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好中选优、优中选特。在项目实施中培养一批为老年人、妇女、残疾人、留守儿童、失独家庭等群体服务以及社区营造(幸福邻里)的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创新模式“建树品牌”。南浔区围绕高质量社会工作人才培育目标,充分发挥“品牌+”效应,大力实施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品牌创建工程。截至目前,全区获评5A级社会组织5家,荣获市级品牌社会组织8家、社会工作服务品牌公益项目11个。